乘势而上,为地热能腾飞助力

2019-04-02  来自: 来源:《地源热泵》杂志 作者:代海雷 浏览次数:839

“加强污染防治和生态建设,大力推动发展。”“清洁供暖是加快改善环境空气质量,打赢蓝天保卫战的重要举措。”“进一步加大清洁取暖支持力度。”“减免可再生能源税费,加快我国能源转型步伐。”“打造多种主体经营形式的供暖体制,保证项目快速建设及长期稳定运行。”......2019两会上,围绕加快清洁能源产业发展,调整优化能源结构,巩固扩大蓝天保卫战成果,两会代表委员们积极踊跃建言献策。

      蓝天保卫战:卓有成效,任重道远 

      总理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做好北方地区清洁取暖工作,确保群众温暖过冬。巩固扩大蓝天保卫战成果,持续开展京津冀及周边、长三角、汾渭平原大气污染治理攻坚。”“清洁取暖”再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彰显了的高度重视,令人振奋。

      总理在回顾2018年工作时表示,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1%。扎实打好三大攻坚战,任务取得了积极进展,北方地区“煤改气”“煤改电”稳妥推进。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继续下降。

      去年7月,国务院印发《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提出了打赢蓝天保卫战的时间表和路线图,要求到2020年,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分别比2015年下降15%以上;PM2.5未达标地级及以上城市浓度比2015年下降18%以上,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到80%,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比率比2015年下降25%以上。

      此后,财政部等四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扩大中央财政支持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城市试点的通知》,将北方清洁供暖试点申报范围扩大至京津冀大气污染传输通道“2+26”城市、张家口市和汾渭平原城市。另外,各地也结合其实际推出了各自行动计划或方案。

      生态环境部部长李干杰在两会期间就“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时说,“自蓝天保卫战开展以来,总体上进展和成效还是不错的。”他概括为四点:一是顶层设计已完成;二是治理格局基本成形;三是任务有力推进;四是成效逐步显现。

      “2018年,338个地级以上城市优良天数比例提高了1.3个百分点,达到了79.3%,PM2.5浓度同比下降了9.3%。三个区域改善得更多一些,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是11.8%,长三角是10.2%,汾渭平原是10.8%,北京是12.1%。”李干杰说,“总体来讲,一年多来,蓝天保卫战的进展和成效还是不错的。”

      不过,当前污染防治攻坚战仍面临诸多难题。李干杰坦言,“确确实实还是感到压力很大,形势不容乐观,甚至还可以说相当严峻,任重道远。”

      李干杰表示:“后续生态环境部怎么抓法,蓝天保卫战行动计划、路线图、时间表、任务书都已经确定,关键是抓落实。只要狠抓落实,就一定会见到成效,蓝天就一定会越来越多。”

      如何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总理在报告中给出了答案:“加强污染防治和生态建设,大力推动发展。发展是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必然要求,是解决污染问题的根本之策。要改革完善相关制度,协同推动高质量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

      同时政府工作报告还指出,要壮大环保产业。促进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推广建筑。改革完善环境经济政策,加快发展金融,培育一批专业化环保骨干企业,提升发展能力。

      财政部3月5日提请十三届人大二次会议审查《关于2018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19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显示:2018年,北方地区清洁取暖中央财政试点已达到35个。去年一年北方清洁取暖完成了480万户以上。2019年,中央将安排600亿元的财政资金支持污染防治。

      作为污染重镇,河北省大气污染防治一直备受关注。河北省财政厅厅长高云霄介绍,河北省计划2019年安排大气污染防治82.3亿元,用于农村清洁取暖、火电关停淘汰等。

      《地源热泵》记者了解到,目前河北省8个大气污染传输通道城市和张家口市已全部纳入试点,三年累计可获中央资金141亿元。

      在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庞忠和教授看来,“蓝天保卫战不是一个战役可以取得胜利的,这是连成片。大华北应统一行动,才能真正打赢蓝天保卫战。”

      清洁供暖: 呼吁加快推进,定方案发补贴

      近年来,为减少雾霾天气频发,确保百姓温暖过冬,清洁取暖已上升为战略。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明确要”做好北方地区清洁取暖工作,确保群众温暖过冬。“

      根据发展改革委等10部门联合印发的《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规划(2017-2021年)》,2019 年,北方地区清洁取暖率要达到50%。然而,当前我国北方地区清洁能源取暖率依旧较低,在北方城镇地区,尤其是广大农村地区推广清洁能源依然面临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吴吟撰文指出,我国北方地区燃煤取暖占80%左右,其中约60%为没有排污治理措施的分散燃煤。分散燃煤取暖中95%是在农村。吴吟分析指出,制约农村清洁供暖的主要因素有资源供应、基础设施、技术水平、消费习惯、体制机制等,“关键制约因素是经济承受能力,包括农民和政府的经济承受能力。”

      两会期间,政协常委、工商联副主席南存辉提交的《关于进一步促进清洁供暖规范发展的提案》中就”城镇社区、新农村清洁供暖在改造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分析说,主要表现在:一是设施建设对资金需求量大,回收周期长,煤改清洁能源的费用主要靠政府投入或者居民自筹,推进较慢,不能有效激发市场力量参与。二是专项补贴资金有限,补贴不到位、不及时,导致推广受阻。三是政府采购选择品牌质量标准不明确,导致产品质量参差不齐,使用能耗成本过高等问题突出。

      为此,南存辉委员建议,建立“政府指导+市场导向”的“煤改电、煤改气”社会化运行机制。同时,鼓励开展“高效清洁能源项目”的申报及补贴制度。南存辉委员建议,确保以地源热泵、水源热泵、空气源热泵、“光伏+热泵”集成系统为代表的分布式社区集中供暖项目,优先纳入到补贴目录中,进一步提高供暖设备企业、供热企业的参与度。

      人大代表,沧州市委副书记、市长梅世彤认为,“清洁取暖是个综合工程,需要进一步加强协调统筹、完善技术标准、加大资金投入,建立有效保障机制,方能取得更大成效。”

      “进一步加大清洁取暖支持力度,对‘2+26’城市的农村地区,建议加大清洁取暖资金补贴力度,探索合理补贴机制,以保障大气污染传输通道散煤治理顺利完成,以及清洁取暖的可持续发展。”梅世彤代表说。

      人大代表、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周洪宇在继去年两会上提交了“关于我国集中供暖沿长江重新划定供暖分界线的建议”,今年两会上他又大力呼吁“尽快启动南方供暖问题的研究与实施”。

      周洪宇代表认为,南方冬季供采暖不要照搬北方的“政府包干模式”,应鼓励地方政府与社会力量合作,采取“两条腿走路”的模式。他建议,相关部门在规划建设南方集中供暖工作时应积极考虑利用核能、太阳能、浅层地热能等新型清洁能源,减少对煤炭、天然气等传统能源的依赖,降低能耗、减少污染。

      人大代表、通威集团董事局主席刘汉元在《关于明确可再生能源发展方向 制定更具前瞻性发展目标的建议》中指出,“为推动我国能源革命,需要制定更积极的可再生能源发展目标,建议未来非化石能源占比2020年达到20%、2030年达到30%、2050年超过50%。”

      地热能:清洁供能的重要力量

      当前,推进能源结构优化,增加清洁能源使用,尤其是鼓励地热能等清洁能源取暖,正在成为打赢蓝天保卫战的重要组成部分。

      政协常委、国务院发展中心主任李伟在两会新闻中心举行记者会时谈到,去年年底河北雄县地热能的供暖面积已经达到了870万平方米住宅,包括办公楼。“它替代了标煤22.6万吨,每年减少碳排放接近60万吨。”李伟用这样一组数据阐释了地热能对推动节能减排带来的积极贡献。

      如今,“雄县模式”的推广已辐射到整个雄安新区。《雄安新区规划纲要》明确,科学利用区内地热资源,综合利用城市余热资源,合理利用新区周边热源,规划建设区内清洁热源和高效供热管网,确保供热。业内人士表示,“规划提出来以后,按照规划雄安地热能的利用得到了大幅度提升。”

      作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定点扶贫县——河北省大名县,地热能供暖覆盖了该城区90%,潜力非常大。李伟介绍,“不到三年的时间,到去年年底,它的地热能的供暖面积已经达到了287万平方米,替代标煤6.67万吨,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达到了17.4万吨。”

      根据规划,到2020年,我国地热资源利用每年可实现替代标煤7000万吨,地热消费将占能源消费总量的1.46%,比2015年提高约1个百分点,占“十三五”非化石能源消费增幅的1/3。

      在大多数人看来,清洁能源在能源领域中的地位“微乎其微”。然而在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李灿看来,“我们这么大的一个东方,能源的消耗量这么大,原来是以化石能源为主,你现在怎么让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占一个很大的比例,这个是一个很慢的过程。就增加1%,量就大得不得了。”

      中国地源热泵产业联盟名誉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曹耀峰曾在“2018中国地源热泵产业联盟一届六次理事工作会议”上指出,地热发展提出的目标,“7000万标煤”用热量换算的话,就是“5000万吨原油”,“大庆油田5000万吨原油,稳产了20年。我们地热产业是大庆油田产量的使用量了,已有相当大的规模了。”

      随着我国多年地源热泵产业发展和技术攻关,除了雄安新区建设大规模使用地热能资源外,北京城市副中心、北京新机场等大型项目也都在规模化使用地热能资源。

      放眼,北京地热能的推广应用起到了“旗帜先锋”的作用。2019年1月,北京市发改委等8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快热泵系统应用 推动清洁供暖实施意见的通知》,到2022年,利用热泵系统供热面积达到8000万平方米,约占全市供热面积8%左右。并提出,对采用地热能供暖系统给予30%~50%的资金支持。毋庸置疑,北京已将地热能开发应用摆到了重要位置。

      此次,北京首次提出,将可再生能源应用纳入分区规划,要求各区在新建区域分区规划中提出可再生能源供暖总量和比重指标。

      业内人士表示,地热能综合开发利用,要善于使用产业力量和形态,以产业联盟等形式,集合上下游产业链,来形成产业发展的合力,再结合发展潜力巨大的区域,最终从星星之火,达到燎原之势。

      地热能作为一种储量大、分布广、清洁环保、稳定可靠的可再生能源,大力推进地热能开发利用对我国能源结构调整、应对气候变化、大气污染治理以及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人民对清洁用能、美好生活的向往具有重要意义。

      举目望去,春意盎然。“在打赢蓝天保卫战的需求下,在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地热能的春天已到来了。”业内人士认为,在两会“春风”的吹动下,地热界人士应当乘势而上,加快推动地热能开发应用步伐。

 


关键词: 地源热泵   水源热泵   空气能热泵